联系我们
技术支持
咸味香精,咸味香精生产商,咸味香精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隐患及对策-天调生物科技
发布日期:2018/2/17 9:46:49
安全性隐患
咸味香精作为食品行业的先驱者和代言人,在食品安全方面担负着为食品行业树立典范和引导安全新理念的双重责任。在食品安全方面咸味香精同食品制造业已经形成水乳交融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今后整个食品行业的安全问题还需要咸味香精企业的支持、沟通和引导。
在咸味香精的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的安全事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包含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在内的微生物
微生物污染是影响中国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微生物污染中,细菌性污染是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问题最多的一种污染。在咸味香精生产过程中通常表现为产品菌落总数超标、大肠菌群污染、致病菌检出及其它微生物危害。
2、生物毒素
人类对生物毒素的最早体验源于自身的食物中毒,据统计,由于食用真菌、植物和鱼贝等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化学中毒。随着人类对海洋生物利用程度的加深,贝类毒素、西加鱼毒素等的危害日趋频繁; 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玉米、花生作物中的真菌霉素等都已经证明是地区性肝癌、胃癌、食道癌的主要诱导物质。
3、农药、兽药残留
在咸味香精生产过程中的高残留检出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对原料的预防和控制显得更加重要。强化生产过程源头污染的治理以及加工过程二次污染的防治是当务之急。
4、包含重金属在内的化学物质
化学性危害可能的严重后果包括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
目前,农业环境的污染,直接造成了食品中重金属含量超标,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生产设备、工具的污染、贮存运输过程的污染也是化学物质的重要污染途径。
工厂本身的一些化学物质污染如清洁剂、润滑油、消毒剂、涂料也会污染正在加工的食品。
5、包括辐照在内的物理因素
1986年我国出台了《辐照食品卫生管理规定(暂行)》、1996年4月5日颁布了《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我国规定从1998年6月1日起辐照食品必须在其最小外包装上贴有规定的辐照标识,凡未贴标识的辐照食品一律不准进入国内市场。
我国标签法和食品辐照管理办法中都有规定辐照食品应有标识,但很难在我国市场上看到有标识的辐照食品,我国辐照食品的消费者接受性问题依然是阻碍辐照商品标识的主要原因。
6、食品添加剂
目前主要存在五方面问题: 第一,使用国家不允许使用的品种; 第二,不按国家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添加; 第三,为掩盖食品质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第四,非食品级添加剂的使用; 第五,标识不注明或者恶意标注。
在咸味香精的生产过程中食品添加剂的应用与危害主要表现为食品添加剂的种类选择、添加量的选定、添加与否的正确标注等方面。
7、食品包装材料
与消费者健康息息相关的食品包装安全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包装材料本身不合格,添加剂的使用违反标准要求,印刷油墨中苯类溶剂及重金属残留问题等。
8、转基因物质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给食品行业的发展带来好的机遇,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不确定。咸味香精生产中是否使用和使用何种转基因物质的问题没有标识及标识不清、标识错误等是主要问题。
9、食品过敏原和新物质
食品是否安全既取决于其制造食用方式是否合理、食用数量是否适当,又取决于消费者自身的一些内在条件。食品与人体的免疫系统密切相关,免疫系统能确保外界物质对人体的侵害,如有毒物质和有害细菌。食品过敏原是指那些能对特定人群产生免疫反应或过敏反应的食物中的蛋白质。
近年来,中国新的食品种类(主要为方便食品和保健食品)大量增加。很多新型食品在没有经过危险性评估的前提下,就已在市场大量销售。方便食品和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给国民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但也增加了食品风险。
对 策
作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出口食品配料企业,天调食品配料有限公司立足于长远发展,秉承天调品质,缔造美味及专业、专注、创新的经营理念,持续将食品安全的要意贯穿在企业的发展历程和产品的创新中。
1、食品安全战略确定三条主线
第一倡导和支持以科学的危险分析为基础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完整的食品安全体系; 第二确立了以ISO9000和HACCP双体系为基础的覆盖整个食物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以防止暴露于食品生产过程中不可接受的微生物和化学因子; 第三评估和管理食源性风险,交流信息,并加强与其他系统和客户的沟通、合作,强化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2、对公司硬件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对现有厂房进行改造并扩建。 本着高标准、高品质的要求引进国内一流水平的纯天然鸡肉粉生产设备;组建肉制品实验室、复合调味料室,对天然调味料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行验证。 质检中心进行了设备更新,技术人员增加,验收标准和检验标准的整理和完备,使检验能力和检验水平完全可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3、对纯天然鸡肉粉生产中潜在的危害细化管理
首先,严格按国家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加工助剂,同时对有关生产厂家及供货商进行沟通、资质调查、确认。其次根据相关法律和客户的认可后使用,一旦使用后及时准确地在产品标识上依法标注。
对转基因产品采取保留的态度。对于不允许使用含有转基因成分的客户依照约定进行供货; 对于不确定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的原料要跟供货商确认并索取相关证明; 在不清楚具体含有的转基因成份的原料坚决不采用; 采用了含有转基因成份的原料会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标识。
对食品过敏原问题持谨慎态度。预防性措施是控制食品过敏原产生的唯一手段,这涉及到食品生产的全过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案是从供应商开始,并贯彻于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中。工作的重点集中在标签、标示的管理,防止交叉污染,建立无过敏原的清洁规范以及切实可行的培训和教育规划。重点在于要正确的标示食品的配料,必要的清洁措施以及有良好的管理来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消费者造成的危害。最重要的是了解产品中所有配料,并在食品标签中准确地把食品过敏原标示出来。
4、建立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模拟机制
为降低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风险和负面影响,引进风险评估,借鉴发达国家高效的食品安全管理模式和经验,结合现阶段国情和公司实际,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小组来管理和应对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建立围绕5个主要环节进行: 应急信息收集、应急预防准备、应急演习、损害控制处理以及事后恢复。因此,建立了应急计划系统、应急训练系统、应急感应系统、应急指挥中心(包括决策者与智囊、应急处理小组和应急处理专家)、应急监测系统和应急资源管理系统。事故发生前的管理活动努力将事故化解在暴发前。事故发生中的管理活动将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事故发生后的管理活动重在恢复原状,汲取教训。
结束语
食品安全成为目前公共健康面临的最主要威胁之一。重视食品安全,已经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在看到世界性的食品安全存在问题的同时,应清楚地意识到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和缺陷。随着舆论监督力度的加大、食品监管部门管理力度的加大、检测手段的不断进步和相关标准的不断更新,原先不容易被发觉的问题会日渐暴露出来。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食品风险分析是一个新的概念,我们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引进国外先进的检测技术、经验和设备;;另一方面要把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同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推动食品安全方面的立法,制定出适合国情的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的监测方法,提高食品安全的管理效率,建立高效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